近日,名優茶采摘進入黃金季。科技日報記者在重慶市永川區茶山林園看到,一臺采茶機器人正穿梭于茶樹間。只見它迅速鎖定目標芽頭,配合雙目攝像頭與人工智能算法,精準獲取芽葉三維坐標;隨后,柔性機械臂模擬人手采摘動作,以毫米級精度完成芽葉掐取,并通過風力吸附裝置實現無損回收。
這是由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朱浩團隊與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聯合研發的重慶首款山地名優茶智能采摘機器人。它可以2秒采摘一片葉,全天候不間斷作業,為解決茶產業“用工難”、推動鄉村振興注入科技新動能。“目前機器人單芽采摘準確率達90%,效率接近2—3年經驗茶工水平。”朱浩介紹。
運用農業機械化設備進行名優茶智能采摘難度極大。芽葉需按“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標準無損采收,且采摘期短、人工成本高。作為全國重要茶葉產區,重慶茶園總面積超100萬畝,但山區地形復雜、人工季節性短缺問題長期制約產業發展。“傳統采茶機只能用于大宗茶,名優茶采摘至今依賴人工,高峰期用工缺口達30%以上。”朱浩說...[查看原文]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3212號